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TAI-how-WAN

將軍村|與設計者的訪談

Updated: Dec 2, 2021


Opening


今天兩位的與談人,一位是將軍村開放圖書資訊園區的設計人交大建築所所長 龔書章 教授。將軍村整修之後政府交給民間單位去營運,也就是另一位講者,厚食聚落的負責人 黃仁棟黃總經理。


導覽團隊在一、二月的時候進行了新一批的招募與培訓,報名參加的導覽員有著各種故事背景,有在地居民、眷村子弟、個人工作室的設計師、科技公司 HR、過去擔任過墾丁的導覽員,或是關注有機農法、永續發展的媽媽。成員裡頭有舊住民也有新住民。這樣的多樣性讓我們在二月的一場工作坊中凝聚了特別的導覽員共識

我們想透過不同背景的導覽員,藉由多元、創意的方式,創造有連結的導覽體驗。這樣,讓民眾了解將軍村,進而對新竹、眷村文化與永續發展產生共鳴

這場座談會,希望能藉由導覽員與兩位開創者的對談,幫助導覽員對將軍村定焦,進而帶給市民朋友更豐富的內涵。座談會的進行方式是將梳理過脈絡的問題卡發給導覽員,主持人依題目序讓導覽員提問,提問時讓導覽員用自己的語言重新詮釋問題。


 

古蹟修復


Q1: 因為古蹟修復一般人不是時常接觸,能否先解釋一下修復館上方為什麼是鐵皮屋頂,以及翟九深淺屋瓦的由來


<從古蹟認定、古蹟修復,談時代對建物對的影響,再看將軍村的修復>


龔老師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用過去的一段經驗講述第一個概念


大約在二十年前,幫法鼓山聖嚴師父做宗教建築的案子。當時很多宗教團體建蓋廟宇的時候,觀點不一,很多蓋廟的人希望是蓋回以前的模樣。聖嚴師父表示,宗教建築無論中外,通常是可以留存最久的建築種類。他希望也許三百年後的人來這裡祈福膜拜的時候,可以知道這間廟是在什麼時候蓋的。時代對建築很重要,希望建築可以看到因為當代環境或是文化的關係所建構起來的樣貌。他不希望這個建築是純粹的復古,而讓後人對於到底是在什麼時代被建立起來感到疑惑。


雖然這跟將軍村沒有直接的關聯,但對我來說,建築都是在回應當時的時代性


接著是第二個概念

「古蹟修復」有很多的論述跟觀點,大致上可以先粗分三種


1. 存而不論 — 讓它留在原始的地點,不做任何更動

  • 隨著時間更迭,頹廢就應該讓它頹廢

  • 之所以成為廢墟或古蹟,是為了留下過去的歷史印記。像羅馬對古蹟的態度,即不使用亦不重建

  • 讓它自己去跟時間對話,不加以詮釋

2. 修復論 — 重建這個古蹟在當時的重要性、影響性、個性、文化性 ...... 等

  • 用復原的古蹟定義當代

3. 一個具有歷史的建築,在每次的修復中,都能回應那個時代的工法、技術、材料的關係

  • 古蹟當時的生活已經不存在,和現在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同,應該在新的歷史建築上賦予新的生命,去創造新的關係


這三種觀點在某種程度上都有一定的正確性。在台灣,對這類老房子的定義有三種層級,分別是:古蹟、歷史建築、文化資產,這三種都要經過文化資產委員會做正式認定。


古蹟

  • 應該修復至原來的樣貌,但可定義它的使用性。

  • 回復原貌是因為古蹟具有歷史性、紀念性、重要性。Ex: 官方、廟宇、公共建築。

歷史建築

  • 古蹟的下一層級,具有某種歷史定位,可是其建築模式與建築型態並沒有完整的歷史定義。

  • 歷史建築容許部份的修整,但須符合必要條件,像是結構已經崩毀,或一些使用上的調整

  • 有人認為可以用新的構造模式去修復,有人認為應該回去找到原始的材料、工法,甚至於老工匠去修復回來。

文化資產

  • 包括硬資產與軟資產,硬資產即建築,軟資產通常為文化。以將軍村為例,其建築背後還有一個眷村文化。

  • 文化資產重點不在於建築本身,而在於如何留下當初的文化印記、生活樣貌,繼而重新去建構


將軍村因為是民居,所以一般的眷村通常被定義為文化資產。在復原的過程中,常常在討論


1. 民居的模式如何回應當時的時代、生活狀況與生活記憶

2. 歷史現場改造

  • 以文化部的觀點,除了保存文化之外,要把歷史重新建構一個新的時代觀。

  • 將軍村這一個金城新村的紋理,如何在這個時代被建構。遺憾的是,將軍村當時並不是被全區保留,除了現有的 15 棟之外,旁邊的眷村文化幾乎都消失。消失的過程中,可能是原居民搬遷至附近的社區,但這些不同世代的原居民,對這裡可能都帶有不同的記憶與情感。當他們再回來看這些文化資產時,可能甚至產生新的記憶模式。

3. 原住民、眷村住民、新住民的關係

  • 不能因為新住民的關係讓原來的地點消失,很多眷村住民的情感是依託在這些地點上。


建築的存在不是只停留在建築形式,還必須去討論怎麼留下住民對金城新城認知的氛圍與記憶。更甚者,三五十年後,將軍村會有其他的印象,這個印象不會是 1950 年代的那個印象


現在回應提問的真實問題,這個問題主要是指建築


建築的現有狀況大約是兩棟 (?) 建築的屋頂全毀,四到五棟的屋頂、屋架半毀,多棟的門窗也都毀損,重建的方式有兩種

  1. 同古蹟修復,找老師傅、老材料來建構

  2. 如何用現有的材料,就地使用堪用的建材。屋頂、架構全毀的,就要用新的建構方式

將軍村或說眷村有一個重要的特性,是其呈現了類家的模式。文資委員表示,這裡應該留下


1. 當時家居的生活尺度,即使已經被公共化,居家尺度是很重要的要素。

2. 屋頂修復

  • 牆面構造是簡單的磚跟 RC 構造,屋頂為木造結構。RC 與木造是完全不同的結構,在盡量不用 RC 去灌造的條件下,如何恢復木造屋頂。

  • 可行模式像是把好的瓦片都 move 在一起,將屋頂建構起來;或是用金屬建造,具有防水、輕量化的特性,取代過往的水泥灌造工法。

  • 金屬屋頂的建造要符合幾個條件:所有屋頂的比例、斜度要維持原來的尺度感 — 這個社區居家鄰居的尺度感;金屬板片的比例維持瓦片的寬度,同時解決防水與排水的功能問題;屋瓦跟金屬的融合要低調,又可以感受到時代性,即 1950 年代的房子與現在 2019 的房子,在兩個不同的時代被轉用過,重新有了新的時代的定義,卻不會太過彰顯。像是兩種不同的灰色看起來是不同的時代,但在不同的時代建構這樣的概念。

3. 眷村隨著時間的遞移與家庭成員的增長,居住空間常以輕的鐵皮屋架、木頭屋頂、塑膠浪板做增建,這種有機的二次施工也是眷村的重要特色之一。本來每棟制式的建築,因為不同的家庭環境產生不同的生活樣貌,希望這樣帶有某種克難的感覺可以保留下來。


整體來說,不只是留下建築本體,而是想留下當時的生活感。在整修拆牆的過程中,盡可能保留居家、房間的樣貌,而不是整間換成一個大賣場。規劃上,這樣的狀態其實並不容易經營,但氛圍的保留是更重要的事情。


將軍村獨門獨院的結構造就了另個果樹很多的特點。我們和建築師溝通,希望只是將叢生的雜草移除,這些果樹都讓它原地保留。除了一些讓室內室外做延伸的工程,不需要再加上過多的人工景觀,所有的大門也都不另做更動,維持大門的獨特性是很重要的。


【開放性】


當初其他的軍眷對於留下的 15 棟的感受並不好,因為這 15 棟的住戶都不太交流,生活普遍圍在自己的庭院裡,和一般眷村的串門子印象不盡相同。也因此,「開放」圖書資訊園區,是 2019 年為這裡做的新的定義。除了維持當初的獨門獨戶之外,我們希望整個空間是 open to public,不再視為私人擁有。


開放的直覺做法是拿掉圍牆,但拿掉的同時也喪失了獨門獨院的特點。所以最後的決議是保留圍牆,但降低圍牆高度,或是圍牆重建,像是修復館外圍將一些廢棄屋瓦重新修復成透空的圍牆,維持了界線的概念。


修復館為園區修復的第一棟。當初跟市府討論,我們不要一次改 15 棟。修復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對或錯,好或不好,時間或使用者會告訴我們,怎麼修復會比較好。而非過往一口氣整修完畢,卻發現跟人的關係不對。


跟建築師的溝通中,我們希望所有的窗戶回復到木窗。但為了防水的功能性,在木窗的外圍加了黑色的鐵框,讓木頭、金屬、水泥的關係重新建構。像是這些滴水線的細節,建築師的重點便不是擺在「修復」,而是如何讓這棟建築可以永續。


修復過程中,為保持獨門獨院的味道而保留最外圈的圍牆,但內部戶與戶之間的牆我們做部份的切除,營造一種串門子的氣氛。


重要的是保留生活的記憶,所以不是做眷村陳列館,而是眷村的生活館。把生活帶進來,不是陳列一個沒有生命力的古蹟。我們希望這個生命力來的人是新世代的人,可能是眷村第二代、附近的在地居民,或是一些知識份子與青年。重新注入一些文化活力,不同於一般的觀光客所留下的東西。


在做修復的時候,我們不是只關注建築樣貌是否和過去相像,我們更在意生活的氛圍有沒有被保留下來。然而這部份是非常主觀的,有些人認為應該要完全回復成過去的樣貌,有些人可以接受新的樣子。所以我們不斷在中間拿捏決定,今天如果換了一個設計師,他的決定又會不太一樣。


這麼多的眷村,如果都是呈現相同的樣子,其實意義不大,但也不能直接做成 brand new,那就會什麼東西都沒有。文化部長鄭麗君:「文化再造應該容許多樣思考。」將軍村的修復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第一期的修復成果來到第二期第三期,還會持續改變。

談歷史再造,有兩件事非常重要

  • Open

  • Dynamic,動態才是一個新的生態觀點。連城市都應該是一個動態的狀態,不應該因為某個執政者的決議就僵化,而是留給後面的人有發展的空間。


黃總

修復館前方正在活動的那群媽媽,是新竹一個協助媽媽生產的一個團體。他們會教媽媽們如何呼吸 ...... 等,這裡已經有很多事情都在醞釀發生中。


厚食聚落在邀約的過程中,也希望可以持續這種溫暖的感覺。在盤點的過程中,如何營造跟學校、園區、居民的關係。


龔老師

我們在看新竹的時候,新竹有兩股力量是很棒的,一個是知識力,一個是社群力。以前社群都各自關在不同的區域,像清大、交大、園區 ...... 但其實這裡社群的知識力非常濃厚。在地人的力量也很重,不同於台北這類都會區,很多的人口組成是觀光客,新竹的觀光客大多都是住民本身。也有族群像偽單親媽媽,先生都在工作熬夜 ......


黃總

「閒置菁英」


龔老師

對,閒置菁英,新竹需要有一個地方可以讓這些閒置菁英去投注他們的知識跟活力。


 

園區再造


Q2: 在 MOT Times 的專訪裡有提到,因為將軍村的地理位置就在清、交大與竹科的中間,很直覺的定義為知識中心,於是提出「圖書資訊園區」的點子。但畢竟這是一個眷村改建的案子,有很多在地居民反應的聲音是希望跟當初的原貌有更多的連結。想請問龔老師當初決議的過程大概是怎麼樣?面對這些居民的反應,設計團隊如何去做折衝?從都更、決定拆除哪些房舍古蹟、如何保留與整修,到現在的圖書資訊園區樣貌,這中間經過了什麼?古蹟活化的案子裡,如何去做取捨?


<從統籌者的視角出發看眷村再造>


龔老師

現在最先進的規劃跟設計觀念是「共同創造」,所以我們和市政府提案的時候,希望可以先啟動三棟的修復,不要一口氣直接做全園區的修復。這樣的流程讓我們得以先聽到很多聲音,民眾在參與的過程可以表達他們的意見。然而這些住民的意見從個人的需求與感知出發時都會非常的直觀,但站在規劃統籌者的視角時,我們不能用直觀的方式去執行,我們需要去聽到多方的聲音後再行收斂。我們尊重這些聲音背後的需求,但我們無法滿足所有的需求,除非所有人一起參與共創。


共創困難的地方在於,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自我定見與成見。當時間拉長的時候,定見的狀態會持續被攪動。如果意見是一次性的接收,往往呈現的是單一的想像、單一的陳列館,或者各棟變成想像的分配。比如說這一棟是眷村文化,這一棟是原住民文化,用分配的方式來呈現文化,在台灣屢試不爽,基本上都不算成功。它滿足了單向的需求,卻無法達到永續的發展。所以在這 12 棟還有一年多的時間,我們辦了很多論壇。我們希望這些論壇可以發生很多交流,藉此改變對這裡的想像,或是可以有一些新的想像,這中間需要轉化 / 轉譯的過程。


我認為,這裡的資源可以做轉譯的地方在於知識與生活。如何建構知識 / 生活觀?單只有知識觀我覺得太過菁英,但單只有生活觀又顯得太落地,失去背後推動的動機,所以知識與生活需要兩者並進。現在這裡的做法是厚食聚落帶起生活素質,知識性的部份我們還在前置的 cooking,處於各種不同論述的階段。真正的知識性融合應該發生在未來一年半 12 棟完工後,我們希望每一棟都能有他們的生活,也能有他們的知識學。


現實的問題是,(如何面對) 眷村居民對這裡的想像。因為曾經久居於此,所以想像中的感情會最為濃厚,而且兩三代裡的眷村想像是不同的。世代存在世代的矛盾與衝突,每個人對有各自想像的生活、過去與未來。最好的處理方式是並存,這個並存是,每個人在這個場域都能找到屬於他的角落,可是不是屬於他的 property。這個概念來自林懷民老師的新港藝術高中案子,林懷民老師表示:「這些文化熱情很棒,但你千萬不能讓任何一個充滿熱情的人,擁有這個空間的某個 property。一旦擁有了 property,再怎麼良善,對這個空間都不一定是好事。」**一個好的場域,應該是所有人都能在一個角落,找到屬於自己的空間。**所有良善的東西被固定之後就會變大,然後就會排擠其他的東西。所以寧願這些良善的東西是共容存在各種不同的角落,而非屬於某一個人的。


對我來說,最感動的反應是,居民覺得這扇門很感動,或是因為曾經在這棵樹下做過什麼事,所以很感動,是這類的記憶投射,而不是樣板式的事物複製。當黃總持續經營下去,在地居民或媽媽們開始分享眷村菜,甚至教園區的人怎麼做眷村菜,這就是文化的包容性。我們既要留下文化的某種形式與記憶,又要避免被固定僵化。最棒的情境是族群融合,除了眷村媽媽以外,現代這種很 fashion 的竹科媽媽也加入進來開始 cooking 新的東西,這才是文化的永續性。永續性不是呼口號式的環境、綠色等用詞,人跟經營去推進生活模式,這樣的永續對我來說比較重要。當一個社群失去交流,這個場域就會開始固化,固化就會死掉,或是被某些人佔據。


一個好的社區應該擁有足夠多的融合。Eco system、多元融合是永遠不變的,一旦變一種東西,就會變得像陳列館。



Q3: 「將軍村圖書資訊園區」乍聽之下跟我們現在經營的永續、生活,不是那麼地相關。之前有聽到說,它的經費來自於經建會,是因為在這樣的背景下,它的名稱需要符合這個名目?


<設計者想像中的圖書資訊園區如何運作>


龔老師

也不是。原始的名稱是「將軍村圖書館」,但「圖書館」這個名稱更容易被 fix 成一個機構,an institute,所以我們改名為圖書資訊園區。這個並不是回應中央,這裡本來就是一個資訊園區,但我們定義的資訊園區需要有別於現在正在做的新竹圖書館,以及旁邊最大的清交大圖書館,所以我們不以藏書為主,是傳遞知識理念為主。可是沒有書、沒有知識體系很怪,因此現在都還沒辦法完成。除了修復館以外,這兩個館是跟社區、生活有關。所以生活學、慢食學、大地學這些都是屬於生活類的,只有修復館開始要跟其他 12 個場館一樣,建構跟知識的關係。


我們當時跟黃總與文化局提的內容是,未來的每一個圖書館,都要有一個合作社,裡面包容社群的經營實體;裡面每一個館的小角落,可能是一個小房間,開始有知識實體,知識實體是指有知識策展的模式。資訊園區的主管單位是文化局,文化局必須要有預算、資源進來。未來的每一個館如果能有一個經營資源的實體,這個實體就要在學門被定義之後,去建構這些知識。所以文化局應該投注預算,帶入像是小館長的概念,去重新定義每一棟的知識,跟民眾產生關連,甚至跟新竹的實體圖書館去借書,做新的知識策展。文化局也在摸索建構這樣一個新的圖書體系,跟官方申請預算。


現在的罣礙之處在於,這裡稱作「文化資產」,不是教育圖書館,產生名目不清的狀況。教育部的預算無法撥到這裡,這是政府預算體系的問題,應該是要掛在教育部還是文化部?對我來說,政府應該打破這樣的藩籬,不是交由民間去處理。


現在最困擾的,我們希望未來館長的人選都是自願來的。也許在這一年半的論壇中,或是導覽志工裡有人想要投身於此,當小館長或是策幾個展,這才是真正回應我的初衷。應該是市民自身去建構知識系統,而不是單向的圖書資訊園區。想辦法調度資源,先將修復學架構起來。預算是一個大的問題,在於各單位的預算,不知道如何合法地放進這個非典型的機構。成立專案小組在國外是個可行的模式,藉由執行長與跨部會小組去建構。


 

經營現況


Q4: 我們知道現在主要是厚食聚落在經營這個空間。前面問到龔老師的問題大致上就是重修如新與重修如舊的平衡,想請問黃總以經營者的角度,如何拿捏這個平衡?既是傳承了眷村文化,同時注入新的元素,吸引更多的客群


<對進駐夥伴的特質想像>


黃總

前面提到溫度的拿捏,很多人都問我們是如何招商?以往的過程就是價高者標,結束了。我們看待這件事情的角度,第一個是地緣性。第一批移入的人最難,因為成功機率必須要高。很幸運的是,我們目前邀到的夥伴,呈現出來的成果是很棒的。


接著看成熟性與嘗試性,如果我們都看成熟性不去看嘗試性,就會失去溫度。在有限的空間裡,我們需要盤出現有的資源。比方說是否是店家的第二代、或是人的特質、產品的特質。這其實是一個生態,不是這樣的空間就設定住。我們並不是想移入一個成熟性的商業,而是應該可以討論這個地方怎麼做?有沒有更強烈的地域特色跟味道?我們的方向會是,這個職人怎麼往知識性走?龔老師的方向則會是知識性怎麼往職人這裡走。


其實我們早期花最多力氣的是找第二代,過程中發現,有幾位可能留在他原來的場域對他會是比較好的,我們的概念會像是提出一個容器去接應他的東西。不是去找一個厲害的商業導入進來,而是我們在新竹這個地方長出的成果。


像各位現在看到外面的市集,我們也會去盤點他們的狀態,有時候是人的狀態、產品、經營的狀態。直覺上來想就是導入眷村的東西,但這個人可能只是熱心,有些人則是樂於分享。真正要走到開課,這中間還需要很多的條件。前置的器皿、材料、空間這些要件,現場的執行,後續的規劃,都要慎重地看待。


龔老師

這邊補充一點。訪綱提到這裡跟其他的文創園區有什麼不同?在都還是有商業行為的情形下,厚食聚落最核心的價值是生產型的商業模式,而不是消費型的商業模式。這兩個很不一樣,乍看都是消費行為與商業模式,生產型的商家具有培力、成長、網路的特質,繼而找尋對的經營者或共創者,也可能成熟之後開始 spread。


雖然現在只開設了四分之一,但目前找來的這些店家都很符合我們生產型商家的期待,來這裡的人都在重新 recreate 跟社群的關係。我看到了來自四面八方,有學術人士、國際、在地、外來的人,在這裡不只是消費,也產生很多新的 communication。如果我們用合作社的角度去看,生產性就會顯得重要。因為一個藉由生產型商業模式的園區成功之後,這些店家或因子就會擴散到整個城市,來的群眾就不會只是單純來消費。這是經營者很重要的核心觀念。


我看到的是,進駐這裡的人不一樣,intension 不一樣,我們希望可以找到很多這樣的人。也因為如此,可以看到這裡開始慢慢培養志工,或是有新的族群與社群,我覺得成功與否在這裡。


 

未來發展


Q5: 從在地居民、新竹市民、進駐店家三個不同的族群,兩位覺得這三個族群對將軍村的需求跟期待會是什麼?導覽員在這中間可以做什麼事情?


<談黃總與龔老師覺得可以經營的題目>


黃總

第一件事情是「聚」,也就是導覽。接著會慢慢產生共識、分類、優先次序,這些東西隨著導覽跟參與會逐漸凝聚起來。譬如這裡有一個明顯的是對長者的需求,大家的感受與熱情是很高的。


我們為了這個題目和很多不同的單位 (連繫),其中一個是台北大學。他們有一個長者的讀書會辦了青銀的活動讓我們參與設計,讀書會在當天邀他們的同學吃午餐。一般對長者的概念是要去照顧他,但我們發覺他們最需要的是成就感。當天我們很幸運地有一個讓長者沖咖啡的設備,device / process 都有經過設計,所以沖泡的成功率很高、濃度很對,老人咖啡的題目就這樣做出來。現在學校非常樂於這樣的事情,因為老人不再是被照顧者的角色,藉由在這裡值班一個鐘頭,根據他的體力,他可以貢獻一些事情。


之所以提出這個例子是因為我們以後可能會得出一些共識,到時我們就要很 focus,決定之後就去執行。每一屆的需求也許不同,像厚食聚落對生產者的要求就會比較高。比方說現在春天是桃李梅的季節,從青梅到黃梅,對應到的市場性很夠。我們現在在做的事情,是介在節氣,也就是自然跟人之間的關係。它需要被提醒,不然就會跑掉,只要是在對的時節做,就會有市場性。所以對我們而言,我們會把春夏秋冬的東西盤出來,無論是新舊住民、眷村住民,都會依照他們的生活習慣與節慶有所表現。


總結來說,一個是從長者的需求出發,再來是生活性的東西。節氣對我們來說就像是生活的欄杆,不至於讓我們無所適從,讓我們可以有很多櫥窗的選擇。


龔老師

我先談一下我的想像。修復館後面的那一間現在比較沒有在使用,文化局希望我們從今年三月到九月可以啟動新的知識學,配合黃總現在已經建構起來的生活學。我心裡期待的是,大家心有餘力的話,可以在那個空間策展。比方說剛剛提到的節氣與果實,可以從發酵學的角度出發,結合清大交大的教學資源。像是借用清大的李家維教授對植物、種籽之間關係的知識,加上節氣醃漬,就可以策一個小型論壇。


這個空間的做法不需要有太多壓力,可以天馬行空,可能跟老人議題有關。把它當作一個小的實驗室,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策展人。我這裡可以幫忙鏈結清大交大的圖書館資源,借用一些相關書籍,找幾位教授來 rework。這一年應該藉由這樣的方式去建構新的族群跟志工、策劃人、institute、學術團體,成形一些很 casual 的非正式活動。主題可以是很生活性的,跟節氣跟老人有關,但不用很學術性。重要的是將學術背後的知識放到這個場域,讓這些知識不再只是被關在學校,知識在學校跟在社區裡會是兩種不同的樣貌。


我現在最需要的是這種企劃人,這個企劃人可以來認養一季,我們開始找資源。我現在應該會有資源,但應該賦予給誰去做?我可以找資源找人,但人是最重要的,因為必須是真心想要做這些事的人才做得好。我也在尋找是否有可能結合外籍媽媽或是第二代,開始建構一個新的母語跟文化,但會是以 casual 的方式進行,這樣的事情一旦嚴肅起來就會形成 boundary。如果我現在開始建構像越南這些各種不同國家的事情,再灌注我們的知識範疇,人跟生活就會結合在一起。


下個週末的論壇我們就邀請了一些重要的人,只要這中間有一兩個社群有正向的交流案例,後續就會有很棒的發展,當然前兩個案例會是很重要的指標。所以我們只要有人願意下來開始 run,我跟黃總就能跟大家一起談怎麼 cook 這個關係。可以是 easy going,但知識成分要在。我的想像是,將軍村圖書資訊園區,應該是未來的百科全書。百科全書意謂著不需要非得做什麼事,但每一個小小的 piece 就是知識跟生活的關係。



Q6: 請問未來這 12 棟的內容已經定案了嗎?哪些是確定會有的學門呢?


<談知識與人的關係>


龔老師

有幾個核心方向,也有些是可變的。必要的像是住民學,要跟住民有關,新舊住民、眷村住民 ...... 等。不會只有單一族群,而是關注各族群背後的文化;另外同等重要的有探索學,在說小孩跟身體、身體跟環境之間的關係。有一棟老屋是屋頂全毀,但我們刻意不修復,就可以是探索、舞蹈、戲劇學等等,這個類群是我覺得未來也一定要有的學門。至於像發酵學、時代學,它們的面向很寬,就容許有比較多的改變。


整體而言還是處在動態的狀態,最重要的元素依然是人,人對了,什麼學都不重要。學門被固定下來,卻找不到相對的人,也是一種麻煩。我們這裡跟黃總搭配,除了黃總邀集相關的社群合作社進駐以外,有些 corner 將以策展的方式進行。


黃總

大約還有一年半的時間,很多都還在談,但我們不想流於形式。訪綱中有一題提到開放廚房,食物的東西是很直接的,這類就會相對熱門。有些像是探索,對一般人就比較有距離。


龔老師

我們的探索是身體,不是科學探索,主要受眾是兒童的肢體開發。


黃總

對,這在新竹也是熱門領域


龔老師

開幕當天有一台車子是專門理髮,黃總就提說希望未來也有一棟是來剪頭髮的,我就在想適合什麼學門,也許可以是時代學,談各種 fashion,但裡面卻是一個很傳統的理髮師,這場景看起來就很有意思。


如因

它同時也是一種自我認同。


龔老師

是,你要不要來提案 (笑)。我跟黃總會互相配合。像我們提出發酵學就是因為黃總認識很多做油醋相關的朋友,甚至可以往前進展到果實與植物的所有相關,我們就可以開始賣。我不希望把科學放在很學術的語調裡,它其實需要很生活的味道。知識最終是要被應用,知識不該是被供奉在祭壇上。在未來的一年內,看誰走在前面,另一位就跟上。



Q7: 對於這些剛剛招募進來的合作夥伴,有沒有針對其知識性、生活文化性以及商業性成果有 evaluate 的機制,又是誰來 evaluate?如何決定要不要繼續合作?


龔老師

基本上應該是黃總,而背後有文化局,他們之間在合約上應該有 evaluate 的機制。我這邊比較是配合著動態發展


黃總

這種都陸軍的事 (笑)


龔老師

我們是空軍,都在天空上飛的 (笑)



Q8: 也許有時候你們招進來,但不一定是理想中的 ...... 可能他太重視他的商業性,而忽略掉本身的知識性,或像慢食學中很重要的傳承。這部份要如何持續去溝通,還是去找更適合的?


<談知識落實的可能性>


黃總

當初這邊在設計就是「知識學門 + 合作夥伴 + 知識落實」,知識落實可能是另一個團隊。(商家) 也許很有心,但真正在忙的時候會無暇顧及,所以還是需要有人去執行知識落實的部份。


龔老師

我覺得他們會隨時需要去 collect 社群。忙於做商業機制之餘,當商業實體的成果提升,實際素質也夠好,背後的人應該整合這些社群,讓執行知識落實的團隊可以 cooking 更多的知識生活,這模式還在拿捏當中。


Syenny

剛剛提到小館長的概念,可以跟人群互動。然而實際的操作面,像現在的美術館、博物館、文創場域,因為預算關係不太可能久駐一位策展人員全天在場域跟民眾介紹互動,所以會培養志工、導覽員來做這樣的角色,這也是我們瘋城部落正在耕耘的事。我們希望我們培訓的導覽員可以跟社區居民做更多的連結 ......


龔老師

我猜想,假設未來開了 12 棟,我估計大約會有 3~4 棟交給這個知識團隊經營實體,他們就是前台有商業活動,但後台同時在這裡辦公。整體規劃不一定會是一個機構單獨一棟,當這個團隊進駐的時候也許同時管理 3 棟,假如他們對於文化生活理念有完整的概念。這裡就像他們新創的 office,他進駐的時候就可以跟策展人組成事業實體。想像中這 13 個館長,不代表他們會是各自獨立的,可能是 3~4 個館長就來跟厚食聚落有一個 commitment,有一個 contract,就能開始運作。某些東西是他們可以用非常便宜的方式進駐,有些可能是志工幫忙,有些是文化局支援。他們還是要付租金,但租金可以是很好的 contract 模式,同時經營知識。


Overall 它不能完全靠散置的志工,它還是需要知識實體放在裡面,再跟這些商家連結。商家素質夠好,來的社群是對的,就可以 push 商家跟它合作,辦很多相關的工坊,這件事情就會產生。像翟九目前可能沒有能力來 ...... 就需要這樣的團隊來推動慢食學的理念,最終還是需要一些人,這我也在困擾當中


 

Ending


因為時間的關係,今天的座談就到這裡。謝謝兩位與談人的分享,讓大家都獲益良多。今天的進行方式盡可能地讓出席成員都有發問,後續還有想提問的我們再找機會和龔老師與黃總討論,謝謝兩位。


571 views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